鄭澤光
2025年08月02日07:53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。80多年前,第二次世界大戰陰霾籠罩全球,人類文明遭遇空前浩劫。中英兩國人民在亞洲和歐洲戰場英勇抗擊法西斯侵略,為人類正義事業作出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。兩國人民在戰火中並肩作戰、相互支持,留下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中國軍民在亞洲戰場積極支援和救助英軍。1942年,中國遠征軍付出巨大犧牲,在緬甸轉戰1500余公裡,成功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。二戰期間,多達2萬名中國海員在英國利物浦等地為英軍運送燃料、補給,許多人默默無聞獻出了生命。1942年10月,日軍押載英軍戰俘的“裡斯本丸”號船被美軍潛艇誤擊沉沒。浙江舟山漁民冒著日軍槍林彈雨,奮不顧身營救出384名英軍戰俘。2022年,習近平主席在復信“裡斯本丸”號船幸存者家屬時指出,1942年中國浙江省舟山漁民英勇營救“裡斯本丸”號船英軍戰俘的感人事跡,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盟友並肩作戰、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見証,也是兩國人民結下深厚情誼的歷史佳話。2025年,紀錄片電影《裡斯本丸沉沒》在英國公映,現場英國觀眾無不為之動容。
英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給予幫助與支持。抗戰期間,英國民眾自發成立各種援華團體,通過募捐、義賣、義演等方式籌集援華錢款和物資,積極支持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。英國友人喬治·何克不遠萬裡來到中國,興辦學校、傳播知識、救助難童,投身中國抗戰事業。何克在彌留之際留下“把我的一切獻給培黎學校”的誓言,體現了跨越國界的人道主義精神,中國人民銘記在心。
中英兩國作為二戰勝利國和聯合國創始會員國,共同參與建立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,肩負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重要責任。英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。1972年建交以來,中英關系雖歷經風雨,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斷發展。2024年,中英人員往來超過120萬人次。在英中國留學生目前已達20萬人。2013年至2024年英國赴華長短期學習的學生總人數達5萬人。2025年夏天,來自英國62所中學的近1200名中學生到中國學習交流。中英各界熱切期待開展更多對話交流,傳承友誼,加強合作,共同譜寫中英關系新篇章。
在習近平主席同英國首相斯塔默的戰略引領下,中英關系走上改善發展的正軌。雙方應重拾戰略伙伴初心,把握互利合作大勢,堅持相互尊重,妥善處理分歧,積極回應兩國各界期待﹔應認真落實中英戰略對話、經濟財金對話、能源對話等機制性對話成果,排除干擾和雜音,拓寬交往渠道,推進互利合作﹔應共同履行國際義務、捍衛二戰勝利成果,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和全球貿易體系,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,推動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問題,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。
站在新的歷史起點,中方願同英方一道,傳承好兩國人民在戰火中結下的深厚情誼,弘揚團結合作精神,讓歷史照亮未來,讓和平薪火相傳。
(作者為中國駐英國大使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02日 03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