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共产党新闻网>>综合报道
分享

山西建邦集团聚焦发展循环经济

多维度挖潜绿色空间(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)

本报记者 王云杉

2025年11月27日08:54    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222

点击播报本文,约

  11时15分,空气湿度78.4%,PM2.5为0.34微克/立方米……日前,记者走进位于临汾市的山西建邦集团,只见超低排放智能化管控平台上,实时显示着厂区综合原料场的空气质量。“只需通过这个数据平台,便可追溯厂区每个排放点的排放情况。”建邦集团副总裁田琰介绍。

  在500万吨封闭式综合原料场,矿石堆积如山,卸料车往来穿梭。“以前,料场卸料时烟尘飞扬,很不环保。”料场工段长许林全介绍,现在,料场经过智能化改造后,可实现自动化清洁作业,场内的鹰眼能自动捕捉、监测产尘点,一旦颗粒物超过设定值,雾炮就会自动启动,瞄准产尘点喷出细密的水雾,吸附粉尘及颗粒物,净化空气。

  “物料存储、装卸所产生的排放,是钢铁企业里典型的无组织排放,其源头分散、数量众多、排放随机,除了矿料装卸,炼铁、炼钢、轧钢等一系列工序均有不同程度的无组织排放情况,有的环节排放源多达上百个。要真正实现超低排放,离不开智能化、系统化的治理方式。”田琰说。

  2016年以来,建邦集团先后投资35亿元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等治理工作。建设物料输送全密闭通廊;对炼钢车间进行全封闭改造,采用高效覆膜袋式工艺除尘;对烧结机机尾、转炉、轧机等高温产尘点进行“全密闭+收尘+除尘”技术升级改造……经过一系列改造,这家民营钢铁企业已实现“用矿不见矿、运料不见料、出铁不见铁”。

  推动绿色转型,能改善环境,还能带来经济效益。节能减排等“标准动作”之外,建邦集团把目光投向循环经济,多维度挖潜绿色空间。

  筛分、棒磨、磁选……在建邦集团钢渣处理厂,一块块钢渣经过一道道工序,变成了黑亮细腻的钢粒、磁选粉。

  钢渣,即转炉炼钢剩下的渣子,其中有氧化铁等含铁物料,一般还剩有15%—20%的铁元素。不过,钢渣成分不稳定,资源化利用难度大,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掩埋处理。

  2017年,为进一步实现绿色转型,建邦集团将超低排放改造与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统筹考虑,引入新一代钢渣处理技术,持续建设、升级钢渣处理厂。今年初,“第三代”钢渣处理厂投用。升级后的钢渣厂,含铁料回收品位提升至2/3以上,可最大程度回收利用钢渣中的铁元素。“别小瞧这一比例,产生的效益可不小。”田琰说,生产1吨钢约产生120公斤钢渣,处理厂升级后,能回用其中的80公斤。

  吃干榨净废弃资源,不止于钢渣。高炉炼铁剩下的水渣经过处理用于制作水泥;转炉渣经过处理制作微粉和建材;生产废水经沉淀、过滤后送生产系统回用;对铁、钢、轧等系统进行改造,提高煤气回收率……建邦集团将各工序产生的废弃物均进行加工处理、回用生产,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
  2022年,建邦集团获评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,如今的厂区满眼都是绿色。“我们要坚持发展绿色工艺技术、打造绿色工厂,持之以恒固碳降碳,助力实现‘双碳’目标。”建邦集团董事长吴晓年说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11月27日 04 版)

(责编:任佳晖、彭晓玲)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分享到:
推荐阅读